
張明遠又一次將工資卡交給了婆婆,臉上帶著那種令我窒息的理所當然。
這是我們結婚的第三年,他每月兩萬三的薪水,從未有一分錢經過我的手。
婆婆接過卡,瞥了我一眼,嘴角揚起得意的弧度。
我低頭繼續熨衣服,蒸汽模糊了視線,也模糊了這個令人絕望的婚姻。
當晚,我接到公司的外派通知——一個為期兩個月的項目,需要駐守外地。
張明遠和他的母親幾乎立即同意了,仿佛巴不得我暫時消失。
收拾行李時,我把一枚微型錄音筆塞進內衣夾層。
是時候知道,我的丈夫和婆婆,到底在隱瞞什麼了。
抵達外地的第七天,張明遠的消息如期而至:「媽出事了,速回。
」我看著手機螢幕,嘴角泛起冷意。
好戲,才剛剛開始。
第一章 沉默的妥協
周六早晨七點,張明遠已經穿戴整齊準備出門。
每個月的這一天,他都要去婆婆家上交工資。
「媽說這個月水電費漲了,讓你多轉五百。
」他一邊系領帶一邊說,甚至沒有看我一眼。
我停下切菜的手,刀鋒在砧板上留下深深的痕跡。
「明遠,我們自己的房租還沒交。
」
他終於轉過頭,眉頭緊皺:「林靜,媽一個人不容易。
我們就不能節省點嗎?」
我咽回已經到了嘴邊的話。
這樣的對話每月都會上演,結果從來不會改變。
婆婆家離我們住所有五站地鐵的距離。
三年前我們結婚時,她以「照顧方便」為由,堅持讓我們租在這個小區。
實際上,是為了更好地控制兒子的財政和生活。
到達婆婆家時,她早已等在客廳。
那張保養得當的臉上幾乎看不出六十歲的痕跡,只有銳利的眼睛顯露出精明與算計。
「明遠來了。
」她直接忽略了我的存在,伸手接過兒子遞上的工資卡,「這個月獎金髮了嗎?」

「發了,加上季度獎一共兩萬八。
」張明遠乖乖回答,像個上交成績單的小學生。
婆婆滿意地點頭,這才施捨般地看我一眼:「小靜啊,不是我說你,明遠工作這麼辛苦,你得多補補他。
昨天我讓樓下藥店熬了阿膠膏,你帶回去每天挖一勺給他吃。
」
我勉強微笑:「謝謝媽。
」
回程地鐵上,張明遠罕見地主動開口:「媽也是為我們好。
她總說年輕人不會理財,幫我們存著以後買房子。
」
我看著窗外飛速掠過的廣告燈箱,沒有說話。
同樣的承諾已經聽了三年,卻從未見過存摺的影子。
晚上,閨蜜周婷打來視頻電話。
聽說我又一次妥協,她在螢幕那頭氣得跳腳:「林靜你傻啊!憑什麼你老公的工資全給他媽?
你們不吃不喝嗎?」
我苦笑。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的月薪只有六千,支付完房租所剩無幾。
這半年,我們幾乎靠我的收入生活,而婆婆還時常抱怨「伙食費太高」。
「明遠是單親家庭,婆婆一個人帶大他不容易。
」我重複著丈夫常說的話,自己都覺得蒼白。
周婷翻了個白眼:「得了吧!我聽說王阿姨在廣場舞隊說漏嘴,你婆婆最近又買了個金鐲子。
錢從哪來的?」
我的心沉了沉,但沒接話。
有些猜測,沒有證據前不能說出口。
睡前,張明遠突然抱住我:「靜,我們再忍忍。
等媽看到我們的誠意,就會把錢還給我們的。
」
我在黑暗中睜著眼,沒有回答。
三年了,我已經不再相信這個謊言。
第二天備課,我明顯心不在焉。
園長關切地詢問,我勉強搪塞過去。
放學時,最後一個孩子被接走。
我坐在空蕩蕩的教室,突然收到一條微信推送——某銀行舉辦家庭理財講座。
鬼使神差地,我點了預約。
或許,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第二章 可疑的跡象
理財講座在周末舉行。
我以「學校培訓」為藉口出門,張明遠不疑有他。
講師詳細講解了家庭資產配置和共同理財的重要性。
我越聽越心涼——這三年來,我們完全背離了所有健康的經濟模式。
講座結束後,我鼓起勇氣向講師諮詢:「如果我丈夫把所有收入都交給婆婆管理,這正常嗎?」
講師明顯愣了一下,謹慎地回答:「這取決於家庭具體情況。
但如果配偶完全不知情,可能存在問題。
」
他建議我首先了解資金去向,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回家的地鐵上,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開口。
卻在小區門口撞見張明遠扶著他母親上車,兩人行色匆匆。
「媽怎麼來了?」我上前問道。
張明遠明顯嚇了一跳:「媽...媽來看朋友,我送她回去。
」
婆婆的表情有些不自然:「小靜啊,你不是去培訓了嗎?」
「提前結束了。
」我盯著他們,「需要我一起去送嗎?」
「不用不用!」兩人異口同聲地拒絕。
看著遠去的計程車,我的心沉到谷底。
有什麼事情,需要背著我進行?
周一放學後,我去了銀行。
以「查詢共同還款能力」為由,列印了張明遠的工資流水——果然,每個月工資到帳後立即被全額轉出,收款方是婆婆的帳戶。
更讓我心驚的是,幾乎每次轉帳後,都有大額取現記錄。
一個月兩萬三,婆婆一個人怎麼可能花得了這麼多?
晚上張明遠加班,我藉口送落下的文件去了他公司。
同事說他早就下班了,說是「家裡有事」。

我站在辦公樓下的冷風中,第一次意識到這段婚姻可能從一開始就是個騙局。
第二天,我請假跟著婆婆。
她上午去了美容院,下午在咖啡館見了個年輕女孩,遞給她一個厚厚的信封。
女孩親熱地挽著她的手臂,兩人狀似母女。
我偷偷拍下照片,通過周婷的關係查到女孩身份——某高校大學生,名叫張曉雯。
更深入的信息需要時間。
當晚,我試探著問張明遠:「明遠,我們要個孩子吧?」
他明顯僵住了:「現在...現在條件還不成熟。
等買了房再說。
」
「可媽不是說在幫我們存錢買房嗎?
三年了,應該有不少了吧?」
張明遠躲閃著我的目光:「股市不好,媽說再等等...」
所有的線索串聯起來,指向一個可怕的真相。
但我需要證據,確鑿的證據。
周末,婆婆「恰好」來我們家小住。
趁她洗澡時,我悄悄查看她的手機——相冊里有大量和張曉雯的合影,最新一張的背景是某高端樓盤售樓處。
我的心跳加速,繼續翻看。
在一個隱藏相冊里,我發現了一張全家福:婆婆、張明遠,還有張曉雯。
照片上的張明遠摟著女孩的肩膀,笑容燦爛。
日期顯示,拍攝於我們結婚前一個月。
手機突然震動,一條新微信彈出:「媽,曉雯的留學定金已付。
下月生活費我轉您卡上?」
發信人:明遠。
我飛快地將信息轉發到自己手機,刪除記錄。
婆婆洗澡的水聲停了,我迅速放回手機,假裝在廚房忙碌。
那一刻,我知道,這段婚姻已經名存實亡。
從那天起,我開始秘密收集證據,等待反擊的時機。
第三章 外派機會
園長找我談話時,我正為婚姻的事心力交瘁。
「林老師,總部有個特殊項目,需要派人去海市兩個月。
我推薦了你,覺得你能力足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