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冷知識,你知道嗎?
外陰癌並不是「長在裡面」,它表面就能看到,甚至你自己用鏡子都能發現異常。

不是不愛自己,是被「羞恥文化」束縛太久了。
身體沒有「髒」或「不髒」,有的只是「健康」與「危險」。
如果你不認識它,就保護不了它。
那該怎麼辦?
別等不舒服了才行動。
每年一次婦科體檢是基礎,尤其是50歲以上女性,哪怕你沒[性☆生☆活],也要檢查。
出現持續瘙癢、顏色改變、皮膚潰爛、分泌物異常、表面突起這些情況,別等,別猜,直接去看醫生。
你要是實在害羞,現在很多醫院都有女醫生專門看這類病,不尷尬、不難堪,比你躲著不看結果拖成晚期要強太多。
還有個建議,家裡有中老年女性的,尤其是獨居的老人,子女要多留意。
很多老年女性對這些問題諱莫如深,她們有時候病得不輕了,還不敢說,因為怕「丟人」。
但身體是不能靠忍的,她們需要的是理解、是陪伴,更是一個靠譜的醫生。
說到底,外陰癌不是洪水猛獸,但它也不是「乾淨人」就能免疫的病。
它挑的是忽視而不是道德,它怕的是拖延而不是年紀。
生活乾淨不等於身體安全,不亂來也不等於不會得病。
懂得早發現、早處理,才是真正對自己負責。
別等到身體「喊痛」了才去聽。
那時候,可能已經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