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克萊的簽換上勇士拒絕接手拉塞爾。

原本我以為,勇士只是認為拉塞爾打不了硬仗,不願意接手。後來發現我想的過於簡單——小鄧利維通過先簽後換從76人交易來了巴迪·希爾德。
特點上,拉塞爾和希爾德在進攻端都是以三分投射為主。
關鍵點來了:
拉塞爾打不了硬仗,已經連續兩季在掘金身上印證了。而希爾德也沒好到哪去——23-24季季後賽場均只有5.5分。
結論:勇士就是單純的不想要拉塞爾。當然,希爾德前兩年均薪900萬,潛在的減少球隊支出也是原因之一。

此外,據NBA中國官網報道:湖人有意引進傑雷米·格蘭特,但開拓者不希望在交易中接手拉塞爾。
不否認開拓者有探花秀斯庫特、明星後場小西蒙斯,但我們更不能否認的是拉塞爾是到期合同。潛在的,明夏能為球隊釋放薪資空間,這對重建球隊來說肯定是有吸引力的。
既然如此,開拓者還拒絕接手,背後必然有更深層的含義。
自15年進入NBA以來,拉塞爾合計打了571場常規賽,其中500場以首發出戰。
事實上,除新秀季以替補出戰32場外,其餘賽季拉塞爾基本都是球隊鐵打的首發。

那問題就來了:拉塞爾願意打替補嗎?
我認為必然不願意——打替補,意味著機會相對減少,要知道新賽季可是拉塞爾的合同年。
反觀開拓者,為了培養斯庫特連最佳第六人布羅格登都送到奇才了。潛在的,即便接手拉塞爾也是安排打替補,而後者又不願意打替補。久而久之,更衣室不出問題才怪。
因此,開拓者不願意接手拉塞爾更多的是因為球隊發展。延伸一點:和開拓者情況類似的球隊,為了培養年輕球員基本都不會接手拉塞爾。
帶來的湖人補強寸步難行。

我的意思:
選秀權,選秀權有限;球員籌碼上,願意交易且離隊對球隊影響不是那麼大的拉塞爾又幾乎沒有球隊願意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