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婚8個月,陳妍希的蛻變藏著太多故事。
從當年被全網吐槽「小籠包小龍女」,到如今成為賴聲川話劇的女主,她用爆發力演技征服舞台。

從困在「陳曉妻子」的標籤里,到搭檔小19歲鮮肉演偶像劇、躋身行業推選人,事業全面開花。

當她說出「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時,眼底的落寞早已化作清醒的底氣。
這場離婚,究竟是她的「重生」,還是陳曉的「遺憾」?

01
看似熟能生巧的陳妍希,剛出道時也是個被導演罵得狗血淋頭的新人。
演戲與讀書相比,她更擅長讀書。
「念書對我來說從來不是多難的事情,念了就有得分,成績不好就是不用功」
單就念書的履歷來看,陳妍希是名副其實的學霸。

國中畢業之後,她的父母離婚了。
這是她人生遇到的第一個挫折。
隨後,她決定和媽媽去一個新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
於是她主動提出要去洛杉磯留學,學了營銷專業。
在那裡,她的人緣尤其的好。

後來,受歌舞劇課的影響,她對表演有了興趣。
大學畢業後,她回到台灣想要做一名歌手。

在朋友的介紹下,她認識了經紀人韓羅賢。
後來在韓羅賢的牽線下,陳妍希的戲劇約簽到了柴智屏手裡。
當時的台灣演藝圈,比較流行「戲包歌」模式,也就是先出演電視劇,隨後再演唱電視劇里的插曲。
陳妍希正是如此。

2006年,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戲《換換愛》,和楊丞琳搭檔。
雖然是個配角,但勝在角色討喜、顏值可愛,也算是給她的演藝事業起了個好頭。

然而,在接到第二部劇之後,她身為女主角卻被導演連著罵了七個月。
由於拍戲經驗少,也不是專業學表演的,所以她對片場的走位、鏡頭並不是很熟悉。
崩潰時她會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演戲。

2009年,父親建議她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期限,如果到時候演藝事業還不行,就轉行。
就在陳妍希猶豫不決時,電影《聽說》的導演鄭芬芬在開拍前兩周給她打了電話。
問她敢不敢接受挑戰,演一個聽障游泳運動員。

陳妍希接受了,並去劇組進行了一場面試。
當面試官要求她學狗叫的時候,鄭芬芬都被嚇到了,她擔心陳妍希會覺得這是在羞辱她。
但陳妍希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很配合地模仿了狗叫聲。
「理性、職業、性格好」,這是導演對她的終極良心評價。

成功進組之後,她為了減肥,喝了一個月的蜂蜜檸檬水,瘦了十斤。
在片場,為了融入角色,她通常用手語溝通。
回到家之後就戴上耳塞,全身心體驗聽障人士的生活。

後來,電影上映後,她憑藉該角色提名了金馬獎的最佳新人演員。
出道三年,她終於在表演上有了實質性的收穫。

但若論巔峰,還得是2011年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這部電影。
4.1億新台幣的票房,直接打破了台灣和香港的電影票房紀錄。

陳妍希也因此提名了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
當年,扎馬尾的沈佳宜是無數男生的夢中女神。
其中,就有將她娶回家的陳曉。
























